凝心聚力 真抓实干 奋力推进全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
2025年02月14日 10时31分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2月14日下午,2025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西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全面推动落实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2025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和区党委十届七次全会暨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两会”、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等安排部署,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任务,奋力开创全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藏新篇章作出民政贡献。自治区民政厅党组书记平措旦增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部署,推进“四个创建”的攻坚之年。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厅党组带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民政部门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持续深化政治忠诚教育,坚持政治引领不动摇,全面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持续改进作风狠抓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统筹安全和发展,凝心聚力兜底线、保稳定、促发展,民政事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色和亮点,有效服务了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一是聚焦助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工作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社会救助和“一老一小”民生工程。全面落实社会救助领域“管肚子”和“管脑子”“三同步”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民政政策进万家 党的恩情记心头”感党恩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2000余场,受教育群众达37万余人(次)。在全区91个“双集中”民政服务机构深入开展“感党恩”“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宣讲活动300余场,受教育群众达2万余人(次)。“双集中”机构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率达100%。组织自治区“五老”宣讲团,深入中小学校、儿童福利机构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宣讲35场,受教育青少年近2万人(次)。优化婚姻登记服务管理,完成29万余条历史婚姻登记数据系统补录工作,全年共办理婚姻登记4.12万对,以婚姻为纽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政系统干部职工以及民政服务对象“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
二是聚焦助力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建,基本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制定出台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分类帮扶、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老年人助餐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孤儿助学工程等6项基本民生保障领域政策文件;提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老年人和残疾人“两项补贴”等4项基本民生保障标准。下达基本民生保障资金10.45亿元,惠及特殊困难群众36.4万人(次)。持续改善民政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效能,累计下达福彩公益金4.4亿元,实施农村幸福院建设、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提升改造项目共114个。持续推进全区116家农村幸福院及65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运行,累计为76万余人(次)的老年人就近就便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投入367万元,实施1051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下达老年助餐经费338万元,在全区74个县(区、市)建立老年助餐点88个,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7.17万人(次)。持续推进7地(市)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运行,累计收治精神障碍患者837人。全区福利彩票销售11.88亿元,筹集公益金3.29亿元,同比增长32.66%,增幅位居全国第一。
三是聚焦助力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创建,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取得新提升。持续深化殡葬改革,落实惠民殡葬政策,推进移风易俗。投入2800余万元,实施清洁环保殡葬设施设备购置项目,推进绿色生态殡葬。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扎实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等社会组织领域“五项专项行动”,不断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动员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生态文明高地创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区共登记成立社会组织928家。其中,生态环境保护类社会组织8家。指导自治区慈善总会,积极推进“我在西藏有棵树”公益慈善活动,累计筹集慈善公益资金1.8亿元用于支持拉萨南北山绿化。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参与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治理的热情日益高涨、氛围日益浓厚、合力日益增强。
四是聚焦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创建,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设置工作。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设置工作。部署开展藏滇线第五轮省界和全区第七轮65条县界联检。与四川、青海、云南等毗邻省民政厅签订协议书,共同构建平安边界建设合作机制。加强勘界成果及界线管理政策法规宣传力度,积极稳妥处置各类边界矛盾纠纷,深入推进平安边界创建。落实边境地区差异化社会救助政策,累计为1.2万名边境地区低保对象增发低保金721.74万元。边境县(区)高龄老人健康补贴,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在当年自治区标准上再提标10%。配合民政部积极推进定点帮扶隆子县各项工作,助力固边兴边强边。
会议强调,2025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部署的重要一年,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关键一年。全区民政系统要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十届区党委历次全会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民政部工作部署,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条主线,聚焦聚力“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牢牢守住安全、廉洁“两个底线”,突出党的建设、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四个重点”,狠抓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社会事务和慈善事业发展、“数字民政”和转作风机关效能建设水平“四个提升”,着力打造政治型、学习型、服务型、法治型、廉洁型、效能型“六型模范机关”,培育“六型民政干部”,使民政工作干在实处、惠在群众、走在前列。
会议明确,2025年重点抓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进一步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凝聚老龄工作合力。推动完善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等政策措施。推进银发经济发展。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落实自治区“十大民生工程”和“28项民生实事”相关任务,持续推进老年助餐、家庭适老化改造、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县域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群体集中照护服务等专项工作。实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提升改造和农村幸福院建设工程,推进城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增强居家、社区、机构等不同服务形态的服务功能,推进养老服务机构提质增效、综合监管及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深入推进社会救
助民生工程。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基本民生保障
标准。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分类帮扶,研究建立低收入困
难家庭补助长效机制。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
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工作。深入推进“物质+服务”社会救助试点,探索形成具有西藏特色的服务类社会救助模式。有序推进持有居住证人员在常住地申办最低生活保障。出台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的实施意见,促进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等参与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推进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完善落实流浪乞讨人员跨区域跨部门联动救助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源头治理和预防,落实好救助帮扶政策。全面落实社会救助领域“管肚子”和“管脑子”“三同步”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民政政策进万家 党的恩情记心头”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社会救助解忧暖心感党恩”行动。
三是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提高孤儿、实事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深入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工作。开展全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将流动儿童纳入政府关爱保护范围,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完善关爱保护制度,制定关爱服务清单。加强儿童福利机构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以儿童档案为抓手深化机构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推动残疾人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即“两项补贴”申请“全程网办”服务。深入实施“精康融合行动”,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推进精神卫生福利机构运行管理,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四是创新推进社会事务管理工作。优化婚姻服务管理,推动实现婚姻登记“区内通办”,积极推进“跨省通办”工作。健全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婚姻登记颁证室、婚姻家庭辅导室。深化婚俗改革,培树现代化文明婚俗新风。改革殡葬服务管理,推进殡葬服务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完善殡葬服务管理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推行绿色生态殡葬,持续推进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加强殡葬服务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着力规范殡葬服务市场。
强化地名服务管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乡村著名”行动。规范地名标志设置和管理。积极推进地名标准化建设,提升地名管理服务水平。
五是健全社会治理制度机制。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毫
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行政区划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实施行政区划总体规划思路,稳妥推进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相关工作。加强行政区划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和宣传。强化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开展第五轮省界、第七轮县界联检工作。加强行政区域界线档案管理与利用,压实边界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责任,深入推进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坚持党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落实党建工作与登记、年检(年报)、评估“三同步”制度。将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社会组织章程,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依法依规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强化自我规范管理,大力推进社会组织“五项专项行动”,优化营商环境。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公益慈善类、科技类、城乡社区类社会组织,不断优化社会组织结构。完善社会组织监管政策措施,加大社会组织领域行政执法和跨部门综合监管。引导各社会组织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发展,健全促进慈善事业规范发展的制度措施,并完善扶持政策,健全完善公益慈善组织体系。加强慈善领域综合监管,深入推进“阳光慈善”工程。加快打造“我在西藏有棵树”等公益慈善品牌,支持和引导慈善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力“四个创建”。依法依规加强福利彩票销售和安全管理,推进公益、责任、阳光彩票建设。
六是不断夯实民政事业发展基层基础。加快推进民政法治化、标准化建设。加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向“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转型工作,规范落实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领域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引导社会专业力量积极参与基层民政服务。积极推进民政信息化、数字化。深化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调查统计和资金、项目安全管理。常态长效狠抓民政系统安全生产“十一防”及“一安全”工作,深入推进民政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筑牢夯实民政事业安全发展防线。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自治区民政厅,七地(市)民政局设分会场。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刘中强主持会议并总结讲话,在家厅领导出席会议。自治区纪委监委驻人社厅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等有关单位代表,厅机关各处(室、局)、所属单位干部职工参加了主会场会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