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君视点丨王君正:宗教工作要多接触、多谈心、多引导、多帮助
2025年11月12日 08时31分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2025年11月11日,自治区宗教立法座谈会在西藏人民会堂106会议室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听取有关立法工作起草情况,并与宗教界代表人士亲切交流。
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由之路。这一重大立法举措,恰是西藏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中央“依法治藏”重要原则的具体体现,必将进一步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而大范围充分听取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意见建议,则是坚持开门立法、民主立法的充分体现,能让法律法规更有效反映人民意愿、回应人民呼声,进而以良法保障善治。
事实上,十届自治区党委对宗教工作始终高位推动、高效统筹,这不仅体现在坚决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上,也体现在一项项具体举措和一个个温情瞬间里。
王君正连续4年参加宗教界代表人士座谈,会见新一届佛协西藏分会理事会班子成员,每到地市调研都会去看望僧尼、关心他们修行生活情况、解决各种困难……
2021年12月28日,元旦前夕。主政西藏仅月余,王君正首次和宗教界代表人士座谈,地点就在西藏人民会堂106会议室,一句“佛之大者、护国利民”,拉近了与宗教界代表人士的距离,热烈的掌声响彻会场。座谈结束后,王君正率先走到会场门口,与宗教界代表人士一一握手道别,祝福他们新年快乐、扎西德勒!
那一刻,双手紧握、情深意长。那一握,传递出的是高度重视,也是亲切关怀。
2022年12月28日,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王君正再次与宗教界代表人士座谈。
当年5月,自治区党委在深入把握全区宗教工作情况后,部署开展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教育。王君正借这次座谈会,对广大宗教界代表人士提出期望:把藏传佛教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联系起来,积极助力“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
2023年、2024年,岁末年初,王君正都坚持与宗教界代表人士坐一坐、聊一聊,听听他们对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意见和建议。
这几次,王君正熟络地笑着打招呼,“上次去佛学院调研,我见过你”“你是色拉寺的,我记得”……笑声、掌声、祝福声,整个座谈会洋溢着热烈祥和的气氛。
从“这一握”到“这一笑”,意蕴深远。
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为西藏明确的“四件大事”中,稳定是第一位的工作任务;在稳定工作的大局中,宗教工作又是重中之重,对西藏长治久安起着关键作用。
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才能吸引人、团结人。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自治区党委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多接触、多谈心、多引导、多帮助,如春风化雨般架起连心桥,把广大宗教界人士及信教群众紧密团结到党的周围。
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十届自治区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坚决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采取一系列务实管用举措,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深入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性开展“三个意识”教育,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藏传佛教中国化取得积极成效。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时再次对“按照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的要求,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出明确要求。在前不久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作出重要部署。
这些都为西藏做好宗教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指引,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系统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开创西藏宗教工作新局面、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